3.7万个电话,近万次接访——全国标杆“白云热线”16年热度不减
念以新(左)和白云。
白云热线工作人员向刑事被害人家属发放救助金。
记者 赵艳君
时下,一场“聊城要发展,我该怎么办”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,正带动聊城全市上下振奋精神、凝聚力量、自加压力、自抬标杆,终级目标是促进聊城的各项工作在全省争创一流、走在前列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我市检察机关为民服务的优秀典范和“精品老字号”白云热线,早已在业内树起了一个标杆——
2003年11月,以全国模范检察官白云名字命名的“白云热线”在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检察院成立;2007年全国检察机关信访工作“白云热线”现场会在聊城召开;2008年全省“民生检察服务热线”全面开通,白云热线的成功经验在全省、全国得到。
只有坚持不懈提档升级,才有可能争创一流。而这句话,也刚好可以破译深耕细作16年,白云热线一直“热度”未减的密码。
开通伊始自带光环 这条便民热线“热”了16年
白云热线,以全国模范检察官白云名字命名,可以说,自开通之日那天起,这条专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的便民热线,便自带耀眼的光环。
16年来,无论怎样发展变化,这条民生热线给老百姓的感觉始终是不用跑来跑去,“一拨就灵”。
再来重温一下这条小热线诠释的大情怀。
16年的时间,白云热线先后接听服务电话37400多个,接待来访9600多起,解答网络咨询13000多个,回复信函1700多封,并开设法治课堂,成立教育基地,举办法治教育报告会290多场,在化解社会矛盾、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。
用心倾听百姓诉求的过程中,它身上集合了一连串的荣誉,并成为“枫桥经验”在聊城生根发芽的生动体现和12309检察服务热线的聊城升级版。
那么,16年的时间,一条热线保持“热度”不减,究竟是因为什么?原因并不复杂,背后只是“提档升级、争创一流”的八字真言。
如今,全市白云热线与12309检察服务热线并线管理、深度融合,形成由市院统一指挥、统一协调、统一管理的工作格局;完善热线一站式受理体系,运用白云热线网上受理平台和远程视频接访系统。
同时,构建“联动化解,矛盾调处,帮扶和解,随案说法”四位一体群众工作机制;与公安、法院、民政、妇联等部门构建帮扶、和解联动机制,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,形成了“经济救助、心理疏导、特殊帮扶、亲情关爱”相结合的多元化救助模式。
此外,热线注重对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归类研究,从中总结发现社会矛盾的新动态和新趋向,把问题发现在萌芽和初始阶段,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,当好参谋助手。
白云热线工作人员进社区普法宣传。
开创独特受理体系 练就过硬本领争创一流业绩
2018年年底,一场事关白云热线的座谈会悄然召开,其中心议题就是,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好白云精神,不断推动热线创新发展。
围绕这个议题,市检察院负责人就新时代“白云热线”创新发展的工作措施,提出了新要求。其中,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却从未改变和动摇过。
落实“白云热线”首问负责制,树立“一趟不用跑,最多跑一趟”“信访到我这里停止”的理念;进一步健全完善双向预约接访制度,严格落实“四下基层”、预约接访、下访巡访等规定,畅通群众诉求渠道,用真情实感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任;学习借鉴白云“八心”工作法、念以新“八要”工作法,提炼形成“白云热线工作法”,进一步丰富“白云热线”内涵,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。
进一步完善热线一站式受理体系,以“白云热线”“白云党员工作室”为基础,依托“两微一端”、12309检察服务中心网站和远程视频接访系统,打造“信、访、网、电、视频”五位一体受理方式,提高热线受理工作效率;坚持群众诉求规范化办理,实现网上登记、流转、办理、跟踪、督办和反馈,落实台账式管理及销号制度,确保受理事项及时分流、及时处理、及时反馈。
加强上下级之间、与本院各部门之间的内部协调联动,通过统一受理、内部流转、部门联动,增强热线受理事项的办理质效;加强外部协调联动,对接市长热线、工商12315、行政服务大厅、工商联等服务热线(部门),探索建立与司法、人民调解组织的联动机制,实现群众来电及时转办、群众困难及时解决,真正为群众提供高效服务。
白云热线工作人员给贫困家庭孩子过生日。
为民服务没有止境 白云热线催生更多“民生热线”
说到底,白云热线持续“热度”不减,其根本原因无外乎“服务”二字。
一直以来,白云热线认真受理群众诉求,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黑涉恶、扶贫攻坚、破坏和影响生态文明等的举报、控告、申诉,建立快速受理、快速查处、快速反馈的“绿色通道”。
加快构建具有白云热线特点、多方参与、多元化解的工作体系;加强与公安、法院、司法、综治、街道、社区等部门的合作,积极引入人民调解、律师参与化解,搭建检调对接平台,综合协调各方面力量,形成工作合力,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,努力把矛盾纠纷吸附化解在当地。
坚持热线“五个延伸”,即坚持热线向基层延伸,积极化解矛盾,定纷止争;坚持热线向社区延伸,建立“流动服务热线”,组织检察人员进村入户,送法上门,做好法律咨询服务;坚持热线向企业延伸,建立与重点企业联系制度,问计问需,主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;坚持热线向学校延伸,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,深入开展“法律宣传进校园”、法制课堂等活动,推进“和谐校园、安全校园”建设;坚持热线向监管场所延伸,维护被监管人合法权益。
一枝独秀,不如满园争春。白云热线是我市检察机关为民服务的优秀典型和“精品老字号”,时下,借助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东风,相信在它的引领下,全市为民服务的各个领域将涌现出更多的“白云热线”“民生热线”。